[图文]记者节高卫红教授剖析大学生媒介解读能力

来源:宣传统战部

编辑:

发布时间:2011-11-08 点击:

11月7日晚,记者节首场讲座“雾里看花——后传媒时代与大学生媒介解读力”在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高卫红教授。出席此次讲座的嘉宾有党委宣传统战部副部长覃华艳老师、宣传干事郑小波老师及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高君梅老师。

高卫红1987年7月毕业于内江师专中文系,后又在西南师范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2002年至2003年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班学习。现从事新闻学和写作学的教学与研究,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新闻传播教研室主任,是内江师范学院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

“现代人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都在接受媒介的教化,其影响是无处不在的”,讲座伊始,高教授以教养理论的创始人乔治?格伯纳的话引出此次讲座的主题。她谈到,面对形形色色媒介的重重包围,大学生要学会对信息的识别、获取、分析、评估与传播的能力。她还举例分析了川话“不存在”在各种环境下的不同含义,以此来引出“大家是否知道媒体在说什么”这一话题。高教授幽默诙谐的讲解,赢得了在场同学的热烈掌声。

讲座中,高教授展示了现代学者对于后传媒时代的定义后,她谈到了现今的“微博现象”,并从这一现象分析了如今受众逐渐成为信息源的实质。她指出了后传媒时代的特征:传媒技术发展到网络时代和传媒内容信息过剩的时代。随后,她从这两个特征分别阐述了网络对传统媒体及受众的改变以及不断出现的个性化表述。她以美国为例,说明了传统媒体的阵地正在一点点失守;对比文革期间的信息缺失,加深了在场同学对后传媒时代信息过剩的理解。其后,高教授着重讲解了后传媒时代的重要资源为社会注意力这一观点,分别从邓丽君现象及办报理念的五大转变进行讲解,得出了“靠一种媒介统一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报业还有发展空间”这一结论;并指出后传媒时代的新闻写作重点在于细节,引起读者的注意力,其核心在于提升报纸价值。

在交流互动环节中,在场同学争先恐后地提问,高教授耐心地做了解答。记者团文学部同学王嫕对于新闻业是否可以着重推崇文学这一观点提出疑问。高教授表示:“新闻与文学相通,新闻的核心点在于真实客观,在保证新闻真实客观的基础上可以以扎实的文学功底武装新闻。”

(摄影:刘曾太 文字:院报记者团 黄乙)